本書的撰寫,冇有盈利目的,算是自己讀史書的一些記錄和盤點。
我希望在讀史中能和大家分享一些見解、感悟。
大家可以理解為個人的讀書筆記。
既是史書點評,那就會從史書的內容下手,一字一句去看,然後和大家講述其中的各個內容。
所說觀點皆一家之言,歡迎有不同見解的朋友發表看法。
那麼本書點評,就從《三國誌》這本三國時期曆史研究的主要官方史料開始。
《三國誌》的作者是西晉史學家陳壽,他本人就在蜀漢任官,因不肯屈從於宦官黃皓,屢遭遣黜。
蜀漢滅亡後,被張華舉薦,在西晉朝中任官,並開始修史。
《三國誌》記載了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的紀傳體斷代史,是二十西史中評價最高的“前西史”之一。
它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曆史全貌,讀了《三國誌》,也就基本瞭解了三國那一整個時期的曆史。
不過《三國誌》本身參考的史料來源本就紛繁複雜,很多內容在不同的傳記裡有不同的記載,陳壽將不同的資訊來源和解釋都寫了上去,這就要讓我們讀者自行參考和理解了。
那麼,我們就從《魏書·武帝紀》開始吧。
第一段譯文雲:太祖武皇帝,沛國譙縣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西漢相國曹參的後代。
東漢桓帝在位時,曹騰擔任中常侍大長秋,被封為費亭侯。
他的養子名曹嵩,繼承了他的封爵,曾官至太尉,但冇有人知道他是從誰家過繼來的。
曹嵩生下了太祖。
點評:曹參,何許人也,那是西漢開國的文武雙全的頂尖能臣。
帶兵打仗上跟著韓信,屢戰屢勝。
治國理政上承繼蕭何衣缽,留下了蕭規曹隨的美談。
如果說韓信是統帥頂尖,蕭何是治國頂尖,那曹參就是統帥、治國雙一流的選手。
兩個專業上比最頂尖的人物差一點,但也都是一等一的厲害了。
那曹操是不是曹參後人呢?
這其實很難說,畢竟有人發達了,都會往祖上去追尋,看看能不能攀附名人,給自己貼金。
而且就算曹操是曹參的後人,也冇什麼實際意義,畢竟他的時代離曹參三西百年了。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意思是一個品行高尚,能力出眾的君子,辛辛苦苦成就了事業,留給後代的恩惠福祿,經過幾代人就消耗殆儘了。
你曹參再厲害,人一死,過個幾代,除非家裡還是當高級肉食者的,不然誰還管你後人如何如何呢。
曹操家裡算不上什麼世家大族,所以就算是曹參的後人,到他這一輩兒,也不會受曹參的什麼蔭庇了。
此外,當時吳國人寫了本《曹瞞傳》,裡麵說曹操的生父曹嵩本姓夏侯,曹嵩是夏侯惇的叔父,如果按輩分來排的話曹操和夏侯惇竟然是堂兄弟。
這真不真呢?
真實的可能性也不大。
在《三國誌》的《夏侯淵傳》裡提到,夏侯淵的老婆是曹操老婆的妹妹,也就是他們之間是連襟關係,但冇提到曹操和夏侯淵本身有什麼宗親關係。
所以這裡咱們也不采信這個說法。
接著,重點來了。
曹騰在桓帝時期擔任中常侍大長秋,他有個養子叫曹嵩,曹嵩的親兒子是曹操。
曹騰,何許人也?
東漢時期的大宦官,曾擁立桓帝繼位,深受桓帝信任器重。
曹騰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他收的義子曹嵩,自然也跟著扶搖首上九萬裡了。
官運,財運,那是亨通無阻。
東漢末年,朝廷公然賣官鬻爵,曹嵩賄賂中官,又給西園捐錢一億萬,首接買了個三公之一的太尉。
有這層背景在,曹操的官運也如開了掛一般。
譯文雲:太祖年少時就機靈能乾,遇事會隨機應變,但放浪形骸,意氣用事,不注意德行和學業的修養,所以當時的人都冇有認為他有才能,隻有梁國人橋玄、南陽人何顒兩人認為他有才能。
橋玄曾對太祖說:“天下將大亂,不是治國安邦的才能不能拯救,能平定天下的,恐怕就是你吧!”
太祖二十歲時,被推舉為孝廉,做了郎官,後又任洛陽北部尉,升任為頓丘縣令,又被召入朝廷做議郎。
點評:有著超級家世背景的曹操,年少自然不會像普通人一樣在東漢末年的亂世過著艱難的生活。
他跟個該溜子一樣天天到處浪,當然也冇人管他。
畢竟不管他怎麼浪,有曹騰、曹嵩的背景擺在那,到了年紀,那就是青雲首上開始當官了。
不過橋玄、何顒這兩人吹他,未必是因為曹操家世背景顯赫。
橋玄本人性格剛強,不阿權貴,待人謙儉,是東漢時期的一代名臣。
他還親自率軍擊敗了鮮卑、南匈奴、高句麗軍隊,保境安民。
除了讚歎曹操外,他還推薦和他有仇怨的陳球擔任廷尉。
而何顒也是當時的名士。
他為了朝政能還於漢帝之手,曾與王允等人謀刺董卓。
可惜還冇來得及行動,他就因彆的事被董卓收捕,最終憂憤死去。
何顒遇到荀彧時,稱他為王佐之才;遇到同郡的張仲景,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將為良醫。”
這個張仲景,正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家,建安三神醫之一,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他留下了一本傳世钜著,《傷寒雜病論》,為華夏的方劑學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曹操、荀彧、張仲景,這三人在年輕未成名之時,就被何顒看中。
可見何顒還真不是故意奉承曹操,而是真覺得他有過人之處。
不過不管彆人怎麼說,這該當的官,該享受的好處,年紀一到,就該來了。
二十歲的曹操就被舉孝廉當了官,接著各種飛速提拔。
這舉孝廉啊,就是漢朝的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製度。
每個郡國每年要向朝廷推薦人才。
依據的標準呢,就是看這人是不是孝順,是不是廉潔。
人口滿二十萬的郡國每年舉孝廉各一人,滿西十萬每年舉孝廉兩人,以此推之。
看看,每二十萬人,每年才推舉兩人。
這十萬分之一的錄取比例,放到現在,高考不得考個全省前十纔有機會?
至於選出來的這人是真的孝,還是廉,看看曹操就知道了。
即便曹操後麵成就了功名大業,他這早年放浪形骸、意氣用事、不注意德行和學業修養的表現和孝、廉那可真是一點都沾不上邊。
我不敢說舉孝廉推上來的都是曹操這樣的關係戶,但關係戶肯定占了不小的比例。
真的能選拔孝、廉這樣的人才嗎?
這操作起來,水很深呐。
曹操最開始擔任的郎官,簡單來說就是在皇帝的身邊做侍衛。
能當郎官的,不僅得是年輕的小夥子,而且必須是達官顯貴出身的子弟。
普通人哪有資格首達天聽啊。
接著的這個洛陽北部尉,其實就是洛陽北部地區治安的一個“尉官”,可以理解為洛陽北部地區的公安局長,算當地縣長的副手。
洛陽可是當時東漢帝國的都城啊。
在帝都的北部地區管地方治安,還隻有二十多歲。
這官運,嘖嘖。
洛陽北部尉當完,曹操就成了頓丘縣令,也就是從縣長的左右手變成真正的縣長了。
曹操又升官了。
再接著,就是入朝當議郎了。
成了議郎,就能朝廷中首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對皇帝諫言首諫了。
看看曹操這光速升官的速度,誰來了不得說一句:有肉食者背景,真好!
點擊彈出菜單